向來,假是早排好的。早一個月在暑期工作狂潮前搶下五天的空白,只是忘了這時刻機票飯店價格不但追著氣溫數字往上飆,還是有錢不見得買得到的大爺姿態。飛行五小時內的都市沒有容我一個人晃盪的空間--或說沒有我想付出那般代價的。反正打定主意就是不要上班,然而休假不出城有違人生的原則(那是什麼?)。天這麼熱我這麼懶,只想坐一趟車、去一個涼一點的地方、做個好的SPA、吃一頓好的飯、睡一場好覺、醒來散散步、喝杯咖啡發發呆。其他通通都不要。
目標很明確,金瓜石緩慢民宿的網站內容很充實照片很誘人、重點是完全與我合拍。線上訂房介面非常容易上手,匯款完成沒幾分鐘就收到歡迎入住的簡訊,讓人很欣慰台灣服務業的精緻程度之高;這還不是五星級飯店,只是一家「民宿」而已。
對九份/金瓜石是有很多感情的。對老街芋圓草仔粿髮夾彎陰陽海雞籠山的熟悉,足以視作我在北部念完大學的證據,一個人上山卻是前所未有的經驗。出發當天磨磨磳磳地起床吃飯、一邊亂抓東西塞進行李一邊開著電視電腦瞄幾頁看一半的書;暗忖時間還早,接到民宿管家的問候電話後才「緩慢」地出門。沒想到以前在同學車上睡一覺就到的地方,從台北市區晃著基隆客運得花整整一個半小時才能下車。在網頁指示的站牌,左手邊望過去的山坡上就是緩慢民宿的建築;而我還得從這裡走.過.去。(下方就是專屬的停車場,開車的人多好命啊)
差不多「爬」過兩段像這樣的山路就會到。不過此時已經過了本公主預約的SPA時間,在芳療師有一點點焦急地來電中我用力爬完山上到民宿,快速體驗完緩慢民宿有名的「抽房間詩句」、「聞香」等優美的Check in手續(很不好意思讓布置的管家也為了我手忙腳亂了一陣)後,進房間行李一丟就衝上頂樓去赴肯園adagio SPA之約。
其他部落客的介紹/照片都已經很詳盡精美。單就我個人的經驗,離開城市的車水馬龍、聞著空氣中天然的花草樹木原味、聽著活生生的蟲鳴鳥叫,是如此價格提供的SPA服務裡最無價的部分,也是我會很想一去再去的原因。
SPA療程後緊接著緩慢晚餐(我是把自己行程排得一點都不緩慢的罪魁禍首),依當地/當季盛產作物的不同,對每天的住客來說都會有新的驚喜。而有名的「說食」方式供餐,則是由管家針對每一道料理的材料、出處、與當地的淵源、典故娓娓道來,每一口都有一個故事,讓咀嚼起來的味道多了許多豐富的層次。
開胃的,醋漬番茄。(因為我很渴,咕嚕咕嚕就當飲料喝掉惹)
金瓜米粉,清蒸蝦,鹹蛋小捲。都是東北角盛產的食材新鮮不在話下,小捲咬下去有鹹蛋沙沙的口感,好吃。
煎油帶魚,烤芋仔番薯,梅酒。油帶魚是我第一次吃到,和便當盒裡常出現的「帶魚」是親戚卻有相當不同的口感,油潤厚實許多。管家還把捕魚達人和(全長一公尺多的)魚合照秀給大家看。芋仔番薯則是礦工重要的營養來源。這兩樣都是絕讚的下酒菜,但是我更想喝的是配給男生的清酒。(盤子前一盅檸檬水,是給我們剛剛剝完蝦殼洗手用的)
一道涼拌海菜平衡了口味之後上菜的,是台灣胃會很滿足的荷葉油飯、烤雞翅和醬煮秋刀魚。這是我第一次吃到淋了勾芡的油飯,的確也如管家所說驚訝於它不同於一般的清爽口感,不知不覺就掃完一整碗。用醋醃到骨頭都已軟爛的秋刀魚入口豐腴不在話下,但最令人驚訝的還是看起來普通的去骨雞翅--
這可是塞了滿滿的飛魚卵、一口咬下會爆漿的工夫菜啊!
照例按平衡原則設計的菜單,該上的是讓腸胃舒暢的蔬食。緩慢在此又設計了一套特別的供餐法,讓大家上前去體驗擔仔麵師傅手法的自助燙青菜。擔仔麵該有的配備「緩慢肉燥」在此出場,一樣正中台灣胃的下懷。要不是提醒自己已經很飽,大概也忍不住和其他人一樣向管家要碗白飯吃個夠。
伴著說食,晚餐的步調以一種悠哉而「緩慢」的步調進行著,和夾雜在工作空檔之間純為維生般的飲食極不相同,卻又讓我有些似曾相識。直到緩慢肉燥的香味,勾起了許久之前在「阿正廚坊」用餐的記憶。在地最新鮮當令的食材、主廚經驗/巧思的變化,簡單但貼心的介紹/閒聊,到那碗讓整桌人放下對「高級美食」的拘謹真正流露出滿足的笑容的滷肉飯。這些台灣服務業對台灣人的體貼,是不出國才體會得到的經驗。台北人願意付出一張小朋友以上的用餐體驗,緩慢說食只要五百元新台幣,真會覺得太划算了。
玩完燙青菜,還要來個手工磨粉。桌上小砵裡越磨越香的,原以為是油蔥。管家揭曉說是蒜酥,磨好加進鮮甜的絲瓜海鮮湯裡,喝來別具風味。
甜點是石花凍和小綠豆糕,讓我鬆了一口氣。要是像之前的部落客那樣來一大碗厚重的芋圓,這頓飯就太over也太浪費這些食物的滋味了。
說食最後,見見最貼身的管家們。不管是做這一頓好吃的,還是幫妳拍鬆枕頭設定免治馬桶座溫度的,都給他們拍拍手。到這又要岔題:救國團二十年來成千上萬的營隊團康,對台灣二三十世代的社交組織活動能力真有不可抹滅的巨大影響啊!
晚餐八點多結束。管家說清潔整理完的吧台場地,會變身為夜間的lounge bar,住客都有一張免費飲料券,歡迎下來聊聊天。可我這一頓舟車勞頓前,剛經歷過一段台北入夏時身體極端反抗的過程,累積了好幾天沒睡的疲憊,一點也沒有社交的力氣了。
對我來說,洗個舒服乾淨的澡。坐在(水流很強很爽的)馬桶上、賴在躺椅上、最後是趴在床上,伴著CD裡的bossa nova、啜著無限量供應的康福茶,把緩慢書架上借來的、關於薰衣草森林的兩個女生的故事翻完。在滿山的蟲鳴和徐徐的夜風中沉沉地入睡,就是一個人來這一趟最值得的部分了。
然後,似乎是很久很久沒有過的,在太陽初升之時,我也同時睡得飽飽地起床了。
在第一組坐定位享受緩慢九宮格朝食之前,我已經裡裡外外把緩慢的建築周圍逛過一圈、玩了相機隔著窗照了籠罩在外頭毒辣陽光下的山景。這頓看似台味的早餐仍然別有玄機;魚鬆是東北角盛產的「狗母魚」做的、稀飯和配菜裡黃黃的都是「南瓜」不是地瓜喔!
離開之前,還有時間把下午回台北要上的日文功課念完。(到底仍是個無法徹底緩慢的人)在香草鋪子裡開心地敗了不少讓自己很愉悅的味道,然後在民宿的住客問券卡第一個問題,很滿意地勾選「目的:一個人的緩慢之旅」。